上一頁

下一頁

第三章  如何掌握千載難逢的歷史契機 - 籲海峽兩岸及早展開和談

應以怎樣的態度展開和談

    由以上分析,既已明白及早和談與不和談之利弊。然則,若一旦展開和談,兩岸究應以何種方式進行接觸,此亦一值得研究的命題。因為過往國共和談,由於彼此都別有用心、不存誠意,在共產黨來說,向來強調「談判不破裂,原則不放棄」,所謂和談,只不過是鬥爭的另一種形式,最後無非欲求更大的勝利。國民黨人,對此深受教訓,正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直至今日,依然耿耿於懷。除非中共不了解形勢,不願與時並進對和談策略作因時制宜的修訂,否則今時今日兩岸的和談,必須改弦易轍,謹守以下四字作為原則,然後始能收取大效:

第一個是「誠」字:

凡事首要有誠意,兩岸和談,雙方必須拿出真正的誠意:一不可計較舊日恩怨,二不可強同暫時的分歧,三不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一切務須以國家民族的前途為念,誠心誠意,進行談判。

第二個是「和」字:

雙方必須放棄一黨獨大念頭,以互尊互信,互諒互讓的態度進行接觸。任何一方不宜自詡為「攻」,亦不應自薄為「守」,應抱「建」的宗旨(共建統一基石),平心靜氣,進行磋商。

第三個是「大」字:

語云「有容乃大」,談判過程,爭論在所難免。雙方務須以客觀的態度與開闊的胸襟去容納異見。取捨標準一以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人民的幸福,文化的復興為前提。廣納眾言,共創偉業。

第四個是「義」字:

義者,宜也。只要有利於國家的和平統一,雙方不單要放棄昔日鬥爭的觀念。同時更應本互助互愛的精神,幫助對方改善其政治、經濟及社會各方面的環境。只要不違背統一宗旨,台北方面應以其經濟實力幫助大陸擺脫貧困,改善民生。而北京方面,亦應以容人的雅量允許台北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擴闊其國際活動空間,使大家在無私的交往中,認識對方的善意。這將有助於和談的進行與統一的實現。

自古開新局、成大業者,必具過人的大智慧、大胸襟、大魄力與大勇氣。惟其有大智慧,始能透察事理,洞燭先機。惟其有大胸襟,始能以真是真非為行事的準則。惟其有大魄力、大勇氣,始能擇善固執,貫徹始終。


    自清末以來,我們國家蒙難多矣,國人受苦深矣!能紓此難,解此苦者,只有全中華民族醒覺過來,團結起來,共同為實現祖國的統一而努力;只有由統一的途徑向前邁進,然後始能建立幸福和平的新中國!

    荀子云:「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納細流,無以成江海。」世間事沒有不起步、不努力而能成功者。凡有志於統一運會的中華兒女,勉之勉之!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