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涵盖的内容用多少倍的二十八个字也写不完。

    执笔写成这首诗虽然只需三数分钟,但在脑海里酝酿的时间却不知用了三分钟的多少倍。

    诗成之后距今虽已四十年,但在这悠长的岁月中诗里所写的感受始终萦绕心中未有弃我而去。

    直到今天,越海狂飈虽已消散,东来寇患也不复存在,可是相煎煮豆的情境尽管已无枪林弹雨烟硝弥漫的可怕场面,但波诡云谲、坚砥软磨的勾心斗角却无日无之。

    由十九世纪中叶开始,我们祖国就在越海狂飈、东来寇患和煮豆燃萁的交相煎熬下,失去了不知多少宝贵的东西:失去了生命、失去了财富、失去了领土、失去了自主(如领事裁判权),失去了尊严。踏进二十世纪,更失去了民族的自信,失去了历史的自重,失去了文化的自尊。一连串的失去,使我们的政治陷入无休止的混乱,经济跌落了看不见底的深渊,社会生活沦落至没有一丝光明。最令人伤心的,是完好无缺的壮丽河山最终亦陷于无情的分裂。

    今日,我们要为祖国恢复完好无缺的容颜,我们要做些什么呢?我们能不理会失去了所有的一切,而只单独寻回祖国美丽的慈颜吗?

    这是不可能的!

    兄弟之间,脑海里有的只是革命者与被革命者的记忆,和惨痛的被杀戮或失败的经验所沉淀而成的猜忌、戒惧和怨愤,试问这种情绪,这种意识怎能孕生和平统一的共识?

    我们祖先千言万语,千叮万嘱,希望我们世世代代和睦相处,和气相交,以和衷共济的精神营造促成幸福生活的和谐团结。但我们现在却以极度功利、极度自私的急于求成心态,想一跃而跳过与这个「和」字相关的积极而正面的态度,一下子而达于和平统一,这是不是好比缘木求鱼?

    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甚么时代需用甚么思想去面对:革命时代要有革命思想,和平时代要有和平思想,建设时代要有建设思想。但我们国家的新华门外,到今天依旧高举「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以炫耀六十年前革命成功的辉煌成就。试想,假若有朝一日马英九愿意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赴大陆访问,备受贵宾式的款待,被迎接到中南海与胡主席见面,途经新华门,看到这幅耀目的红彤彤标语,内心将作何感想?

    比着任何人,都立刻满腔热诚为之实时冷却。因为这是人性,这是连一般动物都会有的自保的本能反应。中共若真愿以最大的包容感动对方达于泯恩仇,创和谐的局面,首先必须以至诚之心,从一个「点」上开始,作「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全方位思考,好好检讨过去五十年来的对台策略,何以始终未能奏效?

    改革开放的伟大导师邓小平先生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真是一句掷地有声的至理名言。主理对台事务当局,若以「邓氏定理」测量一下过去对台的统战成绩,当会发觉中共的对台政策,正缺乏了邓公所说的:「能捉老鼠的好猫!」是以和平统一大业数十年来不但毫无寸进,反而离心离德的脚步声愈行愈远。这一现象,深盼中共领导羣英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推己及人之心作一全面检讨,以免误失来之不易的马英九上场执政的良机!

    说到检讨,对当今常以解放思想作自励自勉的中央领导羣英,绝不是一件难事。事实上,自古以来,凡有志于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领导人物,没有一位不从夕惕日勉中求取个人政治素养之日进,以贡献于国家,贡献于人民。即使最予智自雄的毛泽东,回首往事时,也免不掉对自己一生行事有所省察。

    对于台湾问题,毛泽东晚年曾经流露过当日革命成功时,将中华民国国号更改是轻率之举。事实上,假如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共羣雄在毛泽东的率领下,于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府于当天成立,中国的首都决定由南京迁至北京,新政府管治的领土和人民完全与旧时代相同。如此,则退处台湾的国民政府虽依旧存在,但论管治范围,无论领土、人口与及政府实力都不能与大陆的新政府相提并论。以美国为首的一众国家,论情论理都难继续对台湾作长久的支持。可以想象,五星红旗无须等待至一九七一年才在联合国总部的上空飘扬。不幸,就因为人性的卑狭,与人情之易于意气用事,致令国家陷于长久分裂。设若毛泽东当年无此英雄主义、意气用事的鲁莾举措,新政府成立之后又能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以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基础深厚,民风淳厚而又勤劳俭朴的中华民族,何须迟至今日始得复兴?

    同是中共第一代元老,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由于长期与国民党周旋,深知国民党人及其同道的右翼人士中有守有为的刚正之士,他们对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推翻清室,和上继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道统的坚持,有着极崇高的敬意。对于由孙中山先生一手建立的「党国尊严」尤其十分重视。故知欲博得他们对统一大业之认同,必须以自尊尊人,大而化之的胸襟相交相接,然后始可令他们乐于再一次和中共合作,携手完成统一大业。因此邓颖超在一九八三年六月四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政协主席身份致开幕词说:「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任务。」她更进一步指出:「我们尊重历史,尊重现实。我们充分考虑台湾各族人民的愿望和台湾当局的处境。」又说:「祖国统一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将持久合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统一的大前提下,一切问题都好商量,总会求得合情合理的解决。」

    邓颖超这篇演词,充分见出她能从当年自己的经历中提炼出容人的雅量和解决问题的真知卓识,对处于弱势,由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能以推己及人之心,显示出衷诚而自尊尊人的「对等态度」,予对方以仁者之心的善待。其中「尊重历史,尊重现实」这八个字,对两岸关系真是具有千钧重量的情与义。能将分裂的、面上带着辛酸泪水的祖国使其恢复美好的慈颜,所需的智慧、胸襟与勇气,都从这八个字中来。大陆处理台湾事务官员,倘能对此有深切的体会,于推行政策时,能忠实贯彻此一精神,以具体行动显示出量度与真诚,相信国家统一之事,在蒋经国生前早已理出头绪,打开了和谈之门。

    可惜,具有邓大姐这个年代的阅历,和在长期涉险沐血的斗争中,永远不忘家国之难、同胞之苦,因而磨炼出推己及人的仁者用心、轻重缓急的智者思维和克己自胜的勇者襟怀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易得。此所以今日中共中央虽有诚意搞好对台关系,但一旦落实到具体事务上,大陆方面,便常喜从强势中显力量,从微细处争上风(如此次北京奥运,竟欲以「中国台北」名义取代台湾用之已久的「中华台北」称号,因而激起了台湾同胞的义愤,然后始收回成命。)尤其在富争议性的历史问题上,总是紧紧地把握着己方一贯的立场不放,坚决要将退处台湾的国民政府视为地方政府,绝不愿从历史上分裂的先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两岸问题,廹得台湾方面时起抗争。一次又一次的大好和谈时机便在这种「争所不当争」的意气用事中白白漏走,空留得热爱祖国,深切盼望国家统一的广大中华儿女摇头叹息。

    国家统一,在廿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件非常大事,也是一关系祖国未来兴衰的大义之举。非常大事,须有非常智慧、非常勇气与非常胸襟,始能将之解决。大义之举,则必须以大义之心、大义之思与大义之政,才能使此不朽事功终底于成。要实现这一理想,我们不能不从历史中去借取智慧。

    秦朝之后,开创空前统一盛世的雄才大略之主汉武帝曾经说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国。」这种从谋(研究)万世,而至于谋(研究)一时;从谋全局而至于谋一国(此国字指诸侯之国,即一个地区。)的真知卓识,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智慧,很值得后世处理国家大事的人好好参考。

    事实上,汉武帝即位之初所面临的局面,与我们国家今日所遇的困难颇为相似。从时间上说:秦统一六国后,先有秦始皇令百姓难于抵受的好大喜功的专横暴虐之政;然后是汉文、景时代与民休养生息,处处放任的清静无为;到最后的当代,则出现自由过甚、矫枉过正、流弊丛生的放纵之局。因此,从空间上说,汉武帝上场虽继承了「文、景之治」的业绩,但实际上他当时所遭遇的困难却足以将整个政权拖垮:「七国之乱死灰未灭,(有些地方不服中央。)横行塞北匈奴势力日张(外患日廹。今日我国情况虽不至此,但外力的干扰亦时有发生。)商贾任侠一任己意私利行事,扰乱社会安宁。(社会治安,处处难题。)」汉武帝从对历史发展的深入研究,得出治理不同时势,须有不同的对症之药。在董仲舒等人的建议下,他认识到秦代暴虐严苛的法治之后,文、景二帝以黄老无为之治以纾解民困,使各方面的生机得以复苏就是对症之药;但当无为而治的末流放任过度,结果出现流弊丛生的乱局。此时,则不能不用儒家克己复礼,进止有度的中道思想将之拨乱反正。汉武帝能将汉代带上盛世,完全得力于这种对时势的充分了解,和对各家思想的通达认知,然后能从其中选出正确的主张作为治国政策的指南。

    今曰两岸之事,无疑是我国当前一极为棘手的大难题。但国家倘能效法汉武帝知古鉴今的通达思想,从历史的发展中对当前形势作深入而全面的探讨,然后本实事求是、不存偏见的原则慎思明辨,选择正确而适当的政治思想作为施政的指归,未始不可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凡我关心国家命运的中华儿女,我们大家都应知道决定台湾前途最具决定性作用的人,不是掌握政权的政党或政治人物,而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生活在宝岛上的平民百姓。一个开明社会,当权的人有权力在政治上做一切合法的事,但无权利对人民的命运作最后的决定。关于国家统一问题,因牵涉到台湾百姓的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权这些既有价值,无论台湾或大陆,于情、于理、于法三方面,都应对台湾同胞有一个得体而合理的安排。因此两岸同胞对以下两项至关重要的问题,必须有清楚的认识:

第一、

国家的统一,无论从历史、事势、法理、人情方面看,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两岸分裂的现状必须透过双方面的磋商,求一妥善的解决。
 

第二、

关于台湾问题,任何方面必须尊重以下两种固有权利:

一是国家对台湾及澎湖、金门、马祖诸岛,均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任何势力不得妄图将之分割出去。
二是台湾同胞拥有由传统积淀而来之生活方式及进化而得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些都是他们理所当然应该继续拥有的固有权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受到充分保护。


    以上两个问题,作为现代中国人,人人都应对此有清晰的理解,和出自良知的仁者用心之认同。尤其两岸政府,由于对两岸问题有直接决策的权力,而此决策又足以影响整个国族命运和壮丽的神州大地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生活。因此制定决策时,对上述两种固有权利,特别值得精推细敲,务求方方面面照顾周到。毋使任何一方心有不平,方为上策。

    诚然,上述两种固有权利,内里的确潜藏着若干先天性的不易开解的矛盾:国家领土重归统一,固属庄严神圣,应该尊重;但台湾同胞的既有生活方式,确亦不容侵损,同样应该尊重。故两岸政府欲想在两者之间找出「平衡支点」,作为协调彼此矛盾之依据,则两岸领导人应向全球炎黄子孙作公开的宣
示:

    中华台北总统马英九先生应说:「我们政府决不会利用全民公投表决台湾独立之事,亦不会不经全民公投而擅作统一的安排!」

    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则说:「除却独立之外,我们不会不尊重台湾同胞的权利和意见,亦希望台湾同胞不会不尊重祖国的主权和感情!」


    这两段简单而明确的说话,可为两岸同胞及全球炎黄子孙带来祥和的希望,可为大陆和台湾主理两岸事务当局指示开明而通达的路向。今后彼此双方只要本着为国为民大公无私的诚意,按照此一指示广集意见,然后作审问、慎思、明辨层层严谨之处理,得出结论后,由此制成因时制宜、不偏不倚、合情合理的政策,相信包括两岸的全国上下,都必乐于对统一大业作衷诚的支持,全球中华儿女额手称庆之余,亦必同心襄赞。如是,则祖国统一盛世将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