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忧患意识」,像《易经》便是一本忧患之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充满了忧患意识,教人面对人生和世事的种种横逆,找出智慧化解的法门。

    忧患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读岑练英兄的书《国家统一之路》,首章是《继承我国传统知识分子优良的建言精神》,写的是「为国家统一事上胡锦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二万言书」,开宗明义便引述晚明思想家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练英兄认为,这句话的「精魂励魄」,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经历千锤百练磨砺以成」。

    顾炎武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人民的抗清斗争,后留寓北方达二十多年终不仕清,其为学重明道以救世,所以其诗文多写国家民族兴亡的大事,托物寄兴,吊古伤今,充满深厚的民族感情。他生于社会变乱、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却敢于正视现实问题,所秉承的正是深厚的忧患意识传统。

    《庄子.让王篇》有「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之句,「魏阙」是古代宫门外的楼观,其下两旁悬布法令,后人以此词代称「朝廷」。「身在江海之上」,说的是不论身在何处,「心居乎魏阙之下」,在今日可引申为「关心国事」。而此书从字里行间,莫不反映练英兄对国家民族有种挥不去的感情,多年来不论身在内地,或台湾,或香港,对祖国的内政、外交和国际间的事务,充满关注,特别是希望对两岸的统一问题,尽点绵力。

    虽说是书生论政,背后仍有一套政治哲学。练英兄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他对两岸统一的主张,仍以儒家为基本纲领,以《中庸》的「诚」,孔子的「和」,孟子的「义」,配合「有容乃大」的包容胸襟,呼吁两岸政府摒弃不必要的成见,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找寻良方,双方搭起一座「心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国家统一是造福炎黄子孙的千秋大业。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民同乐,其政治主张,是行仁政,达致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地。可惜中国自五四运动以后,对儒家思想一直有所曲解,文革时的「破四旧」更是对儒家思想的颠倒,可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儒学开始复苏,日益兴盛,而练英兄现今出版其大着,以儒家文化为底蕴提出「国家统一之路」的主张,正好适逢其会,与国情相呼应。

    人们会留意到,现今的国家领导人如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近年来在很多重要场合的讲话,或即席演讲,都常引述孔孟经典。例如胡锦涛主席曾引述《孟子.梁惠王下》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是指出了人心向背,决定了一个政党,或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国家总理温家宝,也曾在讲话中引述汉代王充在《论衡》提及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警句。说的是房屋是否漏,人要在屋下;要了解政绩有何缺失,便要深入民间,倾听民声。如今练英兄的大着,虽是「草野」之声,甚或蒭荛之议,但不乏珠玑,对当政者实现国家统一,不无参考的价值。

    全书的脉络,令我想起《易经》的三个卦,第九卦的小畜卦,第十卦的履卦,和第十一卦的泰卦。这连续三个卦,恰好也是一条国家统一之路。

第九卦的小畜卦,是密云不雨,正好说明两岸关系本不确定,何去何从,身处僵局中人,手足无措。第十卦的履卦,尚柔而务实,体现居安思危的智慧,言明两岸的统一,空言无济于事,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精义在一个「和」字。第十一卦的泰卦,自然是统一大业,大功告成,两岸关系明确化,经济互利,国泰民安。

    练英兄的大着,我的理解是从小畜卦说到泰卦,但精采处都是履卦内涵。「履」即脚踏实地,以和为贵。「履」又通「理」和「礼」,以人情和义理制定礼法,最重视的是对待关系的厘定。观乎练英兄对国家统一的主张,正是以合乎人情、民情、国情,本于文化传统,顺合历史潮流,提出合理、合法、合礼的方案。正如履卦《象传》所说的「辨上下,定民志」,练英兄对推动统一过程中两岸政府的身份、权利、义务和职责,都有精辟的意见。

    《易经》讲天时、地利、人和。两岸统一大业,也如邓小平常说的,要「抓住机遇」。本书第三章《良机易失,叹时无英雄》,道出了「抓住机遇」之难。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今台湾出现一个新局面,便是马英九当选总统,如何抓住统一「机遇」,本书也对马英九所具的特质和性格详加剖析,令到书中对统一的建言献策,没有书生论政常流于迂腐的毛病,而是实事求是,既有远大理想,更具谋略。



岑逸飞写于「可以无憾斋」
二ΟΟ八年八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