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後記

    一個人一生的思想與行為,常植根於幼年及少年時代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漸長之後,人生的遭際與所受新的教育,又常改變原有的習慣與執持。

    奇怪的是,於我來說,由在鄉間小學時代開始,一直至今身處繁華世界逾半個世紀,其間雖經歷不少山重水複和柳暗花明,但順逆兩境都未使我蒙受絲毫感化—我依舊懷戀祖國,依舊堅持正義,依舊悲憫在亂世及不合理制度下的弱勢民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無論從史書中、文學作品中、乃至古今人的實際生活中,雖然見到不少卑陋與醜惡,但我仍然看得出我們中華民族潛藏於內心深處溫柔敦厚的本質,並未因百多年的災難磨劫,和少數人的狂妄摧殘,及不少缺乏自信、輕浮過激的自我鄙薄行為,而被完全消磨。只要在上者大力提倡,加以適當的仁、義、禮、智、信德育教化,社會又會恢復風俗淳厚,人性善良的境況。事實上這種由孔子上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道統集其大成,演繹而成的我國傳統優良的道德教育。經歷兩千多年的涵濡浸潤、薪火相傳,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賴之以生以長、以興以盛、以和以睦的血輪。即使在內憂外患交煎的衰世,多數人為求生存會迫於形勢隨波逐流,一時間無意識地將這種高貴的民族特質隱藏起來,但其中有守有為的特立卓識之士,仍會耿介自持、擇善固執地過其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安貧樂道生活。既不屈於權勢,亦不服於榮利,默默地做一個對國家民族有承擔有貢獻的人。

    在我的求學過程中,由校長、教員只共二人,課室只有兩間的鄉村小學開始,而至中學、大學、研究所整個過程,其間遇到不少成長於軍閥割據、日寇侵華或國共內戰時代的良師益友。他們的出身無論是國民黨、共產黨、青年黨、民社黨,或無黨無派人士,在政見上縱或水火不容,但他們相同的地方卻都是愛國家、愛民族、愛世世代代辛苦經營而來的歷史和文化。在做人、處事與為學方面都保存著我國傳統優良士大夫的品格。只要不涉於黨派信仰,不糾纏於政治爭議,從他們特立獨行的人格上看,他們都是我國五千年來默默耕耘、承先啟後的中華好兒女。在他們身上我體會到能促成祖國重歸統一的,就是這種看不見、觸不到、常使人易於忽略,而卻威力無窮的精神力量。國家若能將這種精神力量從兩岸多邊激發起來,然後以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所提倡的「和」字的美好意願,使之融渾成碩大無匹的凝聚力,將海峽上空的陰霾徹底驅走,讓團圓的明月重現光輝,照遍整個神州大地,接受全世界中華兒女的歡呼。這將是多難的祖國踏上統一盛世之路的開端,作者願以此書表達內心這份深深的情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