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第四章  三個顯出問題根源的圖表 -- 幫助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圖表二:人性教育與兩岸分裂統一流變圖

 

兩岸分裂→ 統一流變說明

 

一、影響人性的四種因素說明(見圖):

(1) 「源遠流長的民族特性」與「源遠父母血系的個人特性」屬先天因素,個人的能力不能將之改變。但「源遠流長的民族特性」可憑集體力量經長時間的教育與生活使之漸變。

(2) 「得自後天教育的做事才性」與「得自後天教育的做人品性」屬後天因素,集體力量與個人力量可通過教育將之塑造與改變。國共鬥爭時,都在這兩方面做了很多工夫,為自己的黨員塑造頑強而善鬥的黨性。

二、二十世紀國共兩黨鬥爭令中國由統一至分裂的說明:

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由於政治信仰與革命目的(據孫中山先生遺囑說,此時國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之不同,國共兩黨成為互相對立的敵對黨派。此後互以傾軋手段在教育和宣傳上極盡攻擊對方,令國人雖同擁有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特性,但在水火不容的心態下,中華大地出現了兩股無論在思想上或行為上都勇於內鬥的力量。卒於一九四九年將大好錦繡山河劃分為大小兩個部分,一道狹窄的海峽阻隔了幾十年血濃於水的兄弟感情。

三、經過一甲子(六十年)的分裂,是時候走向重歸統一之路:

經過數十年的對峙,痛苦的經驗充分說明兩岸未來歲月,合則共利,離則兩傷。彼此若能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從歷史、事勢、法理、人情方面清楚認識今後應走的路向,便應以超凡的大智慧、大胸襟、大勇氣、大魄力、大決心,共同為祖國樹立統一的目標,然後在教育和坦誠、正義的行動中,將「得自後天教育的做事才性」和「得自後天教育的做人品性」兩項前提,化敵為親,轉恨為愛。只有在脫胎換骨的誠意和思想中重認寶貴的親情,統一之路才可水到渠成。

四、什麼元素能速成兩岸順利走向統一?

國共兩黨之爭所造成的兩岸分裂,對國人來說是一段悠長而痛苦的經歷。爭爭鬥鬥、血血淚淚、仇仇恨恨、恩恩怨怨,充滿了大半個世紀。雖然廖承志生前曾代表中共寫信給蔣經國呼籲:「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希望上至國共兩黨,下至蔣廖二人(蔣廖兩代屬世交,但也是政敵),基於國家民族大義,深願彼此能捐棄前嫌,重歸和好。依個人對蔣經國一生行事及晚年心境觀察,兩岸問題若只屬於兩黨或兩人之事,廖承志之呼籲,不難獲得蔣經國正面而迅速的回應。問題是兩岸的分裂並不是兩個人的問題,而是關係著我們祖國上下五千年,廣袤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豐富多姿的文化遺產,以及龍騰虎躍的英雄事跡,和溫文仁厚的聖賢風範;加上上世紀中共從歐洲引進,令中國發生空前巨變的馬克斯學說,使繁富豐盛的內涵,添加了新穎複雜而易於激發新思維的元素。在此情況下,多少億炎黃子孫便可孕育出多少個不同的理想和價值。這些理想和價值,可以造成矛盾和衝突,也可以化成諒解與融和。在時而矛盾,時而諒解,時而衝突,時而融和的激盪洄漩中,有哪種思想能發揮大而化之的功效,而使其趨於謙讓和睦,守望相助,和諧團結,便是國家能否復歸統一,走向盛世的決定性因素。證之我國歷史,最能發揮此種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催化作用的元素,就是以孔子為首、孟子為輔的,影響了中國二千餘年,人們所樂於享受的倫理生 活,和喜於目睹的國家統一,所共同信奉的儒家思想。

    在《論語》一書中,孔子論仁、論政,千言萬語意義全在「近者悅,遠者來」六個字。一個政府的所施所行,倘能令近者蒙其德澤而喜歡之,遠者知其仁厚而樂於歸附之,這才是成就大統一國家最了不起的政績,也是放諸四海而最為人所稱道的最理想的政治境界。

    孟子繼承孔子道統,將孔學崇仁義、尚和平的大倫理、大一統精神凝煉成鏗鏘可頌,深入民間,千古以來人人樂於奉行的十個字:「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自漢武帝崇儒以來,歷代大朝代如唐、宋、明、清,無不以儒學這種光照萬世,充滿親和力的學說作為提升政 治、促進經濟、繁榮社會以安定民心。進而更可化解民族和宗教的矛盾,促成中華民族大團結。其間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國社會,即使於國力衰弱時,常受外族侵凌,但最後亦因儒學這種寬仁厚德精神,令外族甘於接受同化,成為中國大家庭成員。在我國歷史上,從來不會因為宗教問題而血流盈野,民族間雖有衝突,有戰爭,但最後亦終在孔子「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這種以文化為本位,兼容性特強的寬厚共融精神,令多個民族融渾一體,成為日益擴大的中華民族。(此所以我國古代,有兩句大家認同的說話:「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可見孔子思想對中華民族影響之深遠。)今日西方集團與回教世界,欲求擺脫狹隘的血統民族觀和排他的宗教觀的糾纏,而達於和平歲月,應向我們中國這種寬仁厚德、自尊尊人的文化借鏡。至於我們國家一時間的分裂問題,要使其重歸統一,若懂得從歷代祖先的治國經驗(尤其是唐太祖的對內對外政策),汲取智慧,培養胸襟,提升勇氣,則分久必合的光明歲月,很快便會到來!

 

上一頁

下一頁